根据公开信息,拉夏贝尔(La Chapelle)在2021年收购了法国服装集团Groupe Naf Naf(旗下拥有Naf Naf、Comptoir des Cotonniers、Rando-Gérard等品牌)。
然而,正如您提到的,在收购大约两年后,即2023年,拉夏贝尔宣布出售其持有的Groupe Naf Naf的所有股权,包括Naf Naf品牌。
收购两年后失去对旗下法国品牌Naf Naf的控制权,这一情况比较特殊。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1. "战略调整":收购后,拉夏贝尔可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持有Naf Naf集团并不符合其长期发展方向,或者希望专注于其核心品牌(如拉夏贝尔本身)。
2. "财务压力":收购Naf Naf集团可能给拉夏贝尔带来了较大的财务负担,尤其是在收购完成后面临市场变化或经营挑战时,出售资产成为缓解压力的方式。
3. "运营整合困难":两家公司的文化、运营模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整合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影响了协同效应的发挥。
4. "股东压力":作为上市公司,拉夏贝尔可能面临股东对于投资回报和资产流动性的压力,出售非核心资产是常见的做法。
5. "市场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时尚行业趋势的变化,可能使得拉夏贝尔认为
相关内容:
记者 | 加琳玮
编辑 | 周卓然
上海服饰集团拉夏贝尔收购不到两年的法国品牌Naf Naf(娜芙娜芙)面临危机。
5月19日拉夏贝尔集团发布公告称,5月16日接到通知,其境外全资子公司法国Naf Naf SAS因无力清偿供应商及当地政府欠款,当地法院已经裁定其启动司法重整。
由于当地法院已指定司法管理人协助Naf Naf SAS全部或部分经营行为,拉夏贝尔因此丧失对 Naf Naf SAS 控制权,并不再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Naf Naf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表现,2019年该品牌营业收入达2.0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11亿元),占拉夏贝尔集团总收入的13%,已经成为其主要子公司。但Naf Naf并未盈利,最终仍亏损53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
拉夏贝尔集团过去一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已是不堪重负,Naf Naf的业绩表现更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拉夏贝尔集团自收购Naf Naf以来投入不少。
截止2020年3月31日,该集团累计向Naf Naf提供经营性支持资金余额为9613.56万元。并且自2019年以来,采取了改组Naf Naf董事会人员构成、加强集团与其共享产品企划、时尚设计、供应链等资源。它还有尝试将Naf Naf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开设线下门店,并通过经营借款、开立信用证等方式向其提供营运资金支持、要求管理层控制预算并出售部分门店等一系列措施,但都未有明显成效。
界面时尚日前从接近Naf Naf中国区员工的消息人士处得知,该公司已有裁员关店情况。其上海港汇恒隆店已经关闭。
界面时尚向拉夏贝尔求证未来是否计划剥离Naf Naf,该集团方面回应称,目前已经丧失对其的控制权,基本等同于一种“剥离”。
Naf Naf曾属法国VIVARTE时尚集团旗下,由巴黎两兄弟Gerard和Pariente创建。最初在巴黎店名叫“影响”,后来改为现在这个更具女性化的名称。这个品牌曾在法国辉煌过一段时期,销售额曾占集团营业额的35%,在2001年至2002年间,销售额达到了83亿欧元。
然而成立超过120年的VIVARTE在近十年一直处于债务泥潭之中,不断出售旗下品牌、裁员和关店。旗下本有约2万多名员工,但在2007到2017年之间已裁去6000多人。2017年该集团亏损超3.05亿欧元,巅峰时期的24个品牌也只剩下6个品牌。
拉夏贝尔集团收购Naf Naf本是为了加强自身多品牌发展战略,但近两年其自身经营状况一直萎靡不振,Naf Naf很难再靠拉夏贝尔集团翻身。
该集团表示,Naf Naf的这一情况或将对自身2020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该集团本该于4月21日发布2019年报,但推迟至今仍未发布,并因此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目前,连续亏损两年的拉夏贝尔正面临退市风险。高层方面也一直动荡,该集团实控人邢加兴于年初辞去董事长及总裁职位后,4月20日由高级副总裁尹新仔接替。
曾坚持走多品牌发展路线的拉夏贝尔集团正在采取集中策略自救。不过界面时尚此前从拉夏贝尔集团处获悉,该集团旗下新品牌Lachapelle SPORT于5月10日入驻了天猫。这一品牌曾最早在2003年创立,有部分线下门店,主力发展线上。2016年品牌名改为Puella。现在Lachapelle SPORT和Puella两品牌将独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