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太阳镜选购的指南,重点在于揭示“价格越贵遮光性能越好”这一常见误区,并帮助你挑选到真正适合自己、性价比高的太阳镜。
"核心观点:价格并非衡量太阳镜遮光性能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主要标准。" 太阳镜的优劣涉及多个维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防紫外线能力"和"有效阻挡可见光(尤其是有害蓝光)的能力"。
---
"选购太阳镜指南:不止看价格"
"1. 区分“遮光”与“防紫外线”—— 这是关键!"
"遮光 (Tint/Shade):" 指镜片染色的深浅,决定了进入眼睛的可见光总量。深色镜片看起来“遮光”,但不一定防紫外线。
"防紫外线 (UV Protection):" 这是太阳镜的"核心功能"!紫外线(UVA和UVB)是导致白内障、黄斑变性、翼状胬肉等眼部疾病的主要元凶。"所有合格的太阳镜都必须能阻挡100%的有害紫外线(UVA和UVB)"。
"重要误区澄清:" 一副颜色很深的太阳镜,如果"没有"标明或保证能阻挡100%的紫外线,那么它不仅不能保护你的眼睛,反而因为视野变暗,可能让你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下(如驾驶、过马路)看不清,增加事故
相关内容:
炎炎夏日
一副遮光的太阳镜很是必要
那么
该怎样挑选到
合适又性价比“拉满”的太阳镜呢?
近日
浙江省宁波市质检院
黄金珠宝眼镜检验中心
用科学试验给出答案

此次检测的部分样品。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了解太阳镜
太阳镜按用途和功能
主要分为3类
遮阳镜(2类、3类)
浅色太阳镜(0类、1类)
特殊用途太阳镜(4类)
遮阳镜主要用于户外活动时防止强光和紫外线对眼睛的刺激,透光率较低,适合阳光强烈的环境使用。
浅色太阳镜透光率较高,适合光线较弱的天气或日常装饰搭配,颜色多样但防护能力较弱。
特殊用途太阳镜专为滑雪、登山、海滩等强光环境设计,透光率极低(3%—8%),具备更强的紫外线防护和防眩光功能。
本次试验分别从线上、线下采购了15批次不同品牌的3类太阳镜样品,依据GB39552.1—2020《太阳镜和太阳镜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9552.2—2020《太阳镜和太阳镜片第2部分:试验方法》,围绕价格、镜片颜色和镜片类型(偏振)3个方面,对其可见光谱及光透射比均匀性进行检测。
GB39552.1—2020规定,太阳镜的光透射比均匀性应不大于15%,3类太阳镜的可见光谱透射比应在8%—18%之间。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光透射比均匀性数值越低,表示太阳镜在镜片不同区域光透射比差异越小,意味着能够最大程度保持物体原始色彩和相对亮度关系;可见光谱透射比数值越低,表示可见光阻隔效果越好。


消费提示
挑选太阳镜注意五要点

“查”关键标识。确认产品标注清晰,包含名称、类别(日常遮阳选2、3类;4类特殊用途太阳镜开车禁用)、执行标准、生产者信息及明确的紫外线防护标识(“100%UV防护”为佳)。勿购买无标识或信息不全的产品。
“看”是否清晰。佩戴后观察远处直线物体(如门框),移动眼镜,确保线条无扭曲、波浪变形;观察红、绿、黄等鲜艳物体,比较佩戴前后颜色是否明显失真,避免干扰交通信号识别。
“选”适宜场景。日常通用选灰、黑色太阳镜;驾驶或户外运动优选茶色或灰色偏振太阳镜;蓝色能营造清新视觉体验,适用于海滨、沙滩等场所。强反射环境(如水边、雪地)推荐偏振太阳镜,而在普通城市环境或无明显眩光干扰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非偏振太阳镜已能满足基础的遮阳防护需求。
“明”使用规范。仅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佩戴太阳镜,阴天、室内、黄昏或观看电子屏幕时佩戴会加重眼睛负担,导致视疲劳。婴幼儿及儿童视觉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非必要不佩戴。定期检查镜片,出现明显划痕、磨损或老化等影响清晰度及防护效果的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量”预算而行。理性评估太阳镜是否满足自身核心需求,不必盲目追求高价。高价太阳镜的溢价主要源于品牌价值、设计感、材质工艺、佩戴舒适度及光学设计等附加属性。但极端低价产品的质量风险可能较高,购买时须谨慎。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郑铁峰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