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语言的确都是抽象的,只不过某些语言比其他的来得更抽象。—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
台北当代艺术馆近期推出新展:(1/17-5/4),探问身体感觉到,语言却还追不到的东西是什么?
观看作品时你会习惯先阅读作品说明吗?有时候,语言文字并不能完全表达艺术家的想法,用感觉来理解,而不只是依赖语言的解释,观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展览由黄彦颖担任策展人,邀集14组台湾中生代与新生代创作者,突破语言表达的束缚,透过视觉、触觉与共同经验的连结,引领观众感受艺术纯粹而直观的力量,发掘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不平凡。
看点一:从日常的缝隙打开无穷的想像空间
入口处展出陈松志《奢侈的堕落》,展檯上畸形有机的口香糖团块散发着人工香气,艺术家将过往的行为转化为与的视野,在冷峻形式的线条基础上,将有机的路径介入几何造型的秩序。
黄海欣《动物园》系列以绘画记录动物园没看到动物或动物正在睡觉的景象,用幽默而真实的方式呈现集体经验与期待之间的落差。
看点四: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发现
何彦谚《席地而坐》源自艺术家在学运期间久坐于柏油路面,促使其重新观察日常中未曾留意的地面质感,将脚底接触的路面、木地板及球场地面材质转化为壁面,邀请观众以触觉或其他感官,探索身体如何感知情感与记忆的痕迹。
崔广宇《系统生活捷径─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用一系列荒谬的测试行动来挑战都市空间中的隐形规範,提出不同的观点重新呈现城市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而审视自身与周遭环境的关係。
黄立颖《转折》以石墨、色铅笔为媒材绘製于楼梯间,上下移动时能够看见作品随着光影进行变化,让时间不再是线性概念,而是身体动态与空间感知的交织。
廖建忠《运転生活终点站3.0 K-us》用废弃的冰箱、洗衣机、除湿机、电锅、热水瓶等多种家电改造为遥控车,幽默地批判现代消费文化及其隐藏的代价。
策展人黄彦颖补充说明: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资讯淹没的时代,语言成为了无所不在的信息载体。然而,语言不一定能完美地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够触及我们的感官深处,超越语言所能及的範畴。
透过这场展览,重新去感受生活中平时忽略的细节。展览期间也将举行艺术家面对面、工作坊与多场导览活动,邀请观众透过不同互动式活动一同化身为自己的旁观者,专注于那些平时忽略的细节,在生活中发掘全新的感受。
No Language
展期|2025/1/17(五)-2025/5/4(日)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馆
更多资讯
艺术家面对面
日常的缝隙无关尺寸
日 期|02/23(日)14:00-16:00
艺术家|李婷欢、陈松志、黄萱、苏育贤
与谈兼主持|黄彦颖/本展策展人
集体意识的快捷键
日 期|03/08(六)14:00-16:00
艺术家|江忠伦、陈万仁、刘文瑄
与谈兼主持|陈纬伦/叩叩里达艺术总监
空间误语
日 期|03/22(六)14:00-16:00
艺术家|吴联吟、陈为榛、黄海欣
与谈兼主持|萧有志/实践大学建筑设计学系副教授
哪一种黄鸟,在巢中堆满柠檬
日 期|04/12(Sat.)14:00-16:00
艺术家|何彦谚、崔广宇、黄立颖、廖建忠
与谈兼主持|陈韦晴/独立策展人
专家导览
02/09(日)14:00-15:30|黄彦颖/本展策展人
03/09(日)14:00-15:30|孙晓彤/艺评人
03/14(五)14:00-15:30|连咏心/艺术顾问 英语导览
04/05(六)10:30-12:00|许亚历/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 亲子导览
04/13(日)14:00-15:30|蔡幸芝/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
延伸阅读:
台湾漫画家萧言中创作 40 周年展台北当代艺术馆登场将世界变成一座模型!融合纸雕与摄影 北美馆 展览5大看点金马宾馆当代美术馆2025全新特展《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艺术、时尚与天文科学跨界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