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寒冬加剧,JOYCE百货宣布退市,行业低迷现状堪忧

您提到的消息是准确的。香港零售业近年来确实面临严峻挑战,整体表现低迷。JOYCE百货(隶属于恒隆地产)宣布将其香港上市地位从香港交易所除牌,正是这一行业困境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关键背景和原因:
1. "香港零售业普遍低迷": "高租金成本":香港商铺租金是全球最高的之一,严重挤压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 "高人力成本":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也增加了运营负担。 "消费信心疲软":受经济波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生活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市民消费意愿下降。 "电商冲击":线上购物方式的普及分流了大量客流,尤其对传统百货构成挑战。 "竞争激烈":除了本土品牌,国际品牌和新兴品牌(如SHEIN)的竞争也加剧了市场压力。
2. "JOYCE百货的退市决定": "恒隆地产的声明":恒隆地产在2023年初宣布,计划将JOYCE百货从香港交易所除牌,并建议股东以每股1.5港元的价格进行现金回购。 "除牌理由":恒隆地产表示,鉴于零售业面临的环境挑战以及JOYCE百货的资产价值,继续上市已无法为股东带来合理的回报。通过私有化,公司可以将

相关内容:

记者 | 黄姗

编辑 | 周卓然

根据《女装日报》报道,香港连卡佛卓雅集团(the Lane Crawford Joyce Group)母公司会德丰有限公司上周宣布,决定私有化旗下Joyce Boutique Group(以下简称Joyce集团)时装精品店业务。

会德丰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时尚和地产王国,由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吴氏家族控股。该集团宣布,已经以每股0.28港币回购Joyce集团并从港交所退市。

Joyce集团的时装精品业务在今年6月刚刚宣布集团重组计划。根据方案,以香港为注册地的Joyce Boutique Group Limited成为新控股公司,而原先以百慕大为注册地的Joyce Boutique Holdings Limited上市地位被撤销,控股公司的注册地由百慕大改为香港。​

Joyce集团重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Joyce近年来业绩表现低迷。截至2018/2019财年,Joyce门店总数为34家,净关闭了5家店铺,分别是4家位于香港表现欠佳的店铺,以及台湾的1家Marni门店。​而在高峰时期,Joyce在大中华地区的店面数量曾一度达到52家。

在6月份公布的2018-2019财年全年业绩公告中,截至2019年3月31日Joyce集团收入同比下跌2.1%至8.42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229.2万港元,同比收窄59.3%。​

这已经是Joyce集团连续四年录得亏损了。Joyce集团上次给股东分红还是在2015年。自上市以来,该集团股价就下跌了65%。Joyce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集团目前没有融资计划,从港交所退市可以省下交易成本。

“零售业近年来正遭受挑战,”Joyce集团在生命中表示,“虽然管理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财务表现,但这四年公司的销量依然大幅下滑,不断亏损。本财年,除了财务表现疲软之外,(香港)社会动荡也已经对游客和消费者的情绪造成了严重影响。”

Joyce Boutique服装精品店由Joyce Ma(马郭志清)在香港创立,1971年她租下中环文华酒店商场一间商铺,并亲自去欧洲采购时尚品牌回港,率先从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国带来了Giorgio Armani、Kenzo、Comme des Garcons、Missoni等一百多个品牌。Joyce Boutique让香港人首次近距离接触到国际时装,也成为1970年代香港年轻人的时尚启蒙,被称为买手店的鼻祖。

Joyce集团在2000年出售给会德丰有限公司。除了Joyce时装零售门店,该集团还有Joyce美妆、Joyce 奥特莱斯和与意大利公司Marni在香港合作的合资公司业务。

根据Joyce集团2018/2019财报,香港部门收入同比上年度下跌2.5%至7.44亿港元,占集团收入88.3%。内地部门收入同比上年度上涨7.3%至9733.4万港元,主要因为可比店铺销售增加,另外当季正价商品销售增加,并且旧存货变现占收入的比例下降,因此内地部门毛利率上升5.7%,实现收支平衡。而集团与意大利Marni集团合作股权投资的销售与毛利率均录得下跌,亏损190万港元。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