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狂揽148亿,李宁逆势而上,勇敢直面行业“卷”局

李宁半年销售额达148亿,这一业绩表现确实令人瞩目。对于李宁品牌来说,面对市场竞争,他们展现出了强大的信心和实力。
首先,李宁品牌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无论是运动鞋、服装还是配饰,李宁都能够紧跟时尚潮流,打造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产品。这种创新能力使得李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李宁品牌在营销策略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明星代言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李宁也注重线下门店的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购物环境。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使得李宁品牌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李宁品牌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参加国际时装周等方式,李宁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综上所述,李宁品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展现出了强大的信心和实力。他们通过不断创新、精准营销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因此,可以说李宁并不怕“卷”,反而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相关内容:

01、半年卖了148亿

继361度、特步之后,李宁于8月21日晚正式披露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尽管仍然是增收不增利,但不乏一些向好的迹象,比如库存在改善。

具体看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李宁录得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降11.0%,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

相比起同行,李宁的营收增速算不上高。不久前披露半年报的361度、特步,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1.0%、7.1%。阿迪达斯刚在中国取得连续第9个季度的业绩增长,上半年营收增幅为13%。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在大中华地区营收同比增长42%。

对手业绩猛增,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李宁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是其业绩增速不高的原因之一。8月22日,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谈及竞争态势时表示,现在体育运动品牌赛道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业务推动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各个品牌之间非常“卷”的现象,给公司业绩目标的完成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从长远发展看,这不见得是坏事。

“我们希望李宁品牌能够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竞争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产品核心竞争力、渠道核心竞争力。”钱炜认为,“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李宁要做的是通过“卷”的环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实,如果只和自己比,李宁上半年3.3%的营收增速,还是比去年同期的2.3%有所提升的。拆解来看,2025上半年,鞋类、器材及配件两大类营收有所增长,分别为李宁贡献了82.31亿元、13.9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93%、23.74%。同期,服装产品销量不及去年,收入同比下降3.39%至51.9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卖1.82亿元。

▲(图源/视觉中国)

按渠道划分,上半年,来自特许经销商、线上电商两个渠道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前者营收同比增长4.45%至68.83亿元,后者同比增长7.4%至43亿元。与此同时,直营店铺收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3.4%至33.83亿元。对此李宁方面表示,主要系零售渠道承压、直营店铺布局调整和消费场景转移所致。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经营利润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16.5%,净利润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1.7%。

李宁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始于2023年,主要与其在2020年至2022年间大规模线下扩张有关。门店开得多,货卖不掉,自然会导致库存规模攀升。为了清库存,又不得已加大折扣力度。再加上,近些年李宁“国潮红利”减弱,也导致其高溢价产品面临增长压力。

对此,李宁方面也有针对性动作,不断对线下结构进行优化,“包括整体优质店铺的扩面和整改,低效店铺的闭店关店和整改”,搭建库存管理体系等等。公司管理层表示,经营核心是保证毛利率,不能因为追求规模而导致折扣率的加大。

从目前来看,相关举措也有成效。李宁方面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新品当季售罄率在70%~80%中段,全渠道库销比保持在4个月,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减少1天至61天。

钱炜表示,李宁现在没有库存压力,上半年全渠道库销比4个月,是一个非常健康稳健的数值。“目前,集团在库存管控方面已建立以周为单位的动态管控体系,当我们发现流水和库存产生不匹配时,会将库存处理作为第一优先业务。当外部市场变化急剧,流水存在压力时,我们会选择加大折扣来保持库存的健康可控。当折扣加大会影响毛利率变化时,我们会在降本增效方面有更大力度的管控,从而确保我们业绩目标的完成。”

02、股价创近10个月新高

财报发布次日李宁股价出现了大涨,截至8月22日收盘,李宁股价报收19.7港元/股,涨幅8.78%,幅度位列4家港股上市的运动鞋服公司(另外三家为安踏、特步、361度)之首,股价创近10个月新高。

类似的剧情,4个多月前其披露2024年业绩时也上演过一次。尽管相较于同行,李宁交出的成绩单略显平稳,但资本市场还是反响热烈,业绩披露后李宁股价一度涨超6%。

综合来看,李宁和安踏、特步、361度的打法完全不同,吃到的细分市场红利也不同。

李宁走的是“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路线,聚焦专业运动,稳健经营。安踏走的是“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路线,通过收购形成品牌矩阵,切入各细分赛道。特步走的是“品类即品牌”路线,持续聚焦跑步,通过产品、营销端的组合拳,建立起心智。361度则是定位“提供高价值的大众专业运动商品”,即所谓的质价比路线。

▲(图源/视觉中国)


拉长时间轴看,李宁之前走过弯路,也反映在了业绩数据里。但其并没有改变路线,仍然是聚焦“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在吸取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和侧重。

2025年上半年,针对“单品牌”,李宁加大了顶级专业运动资源的战略性投入,为的是强化专业运动形象。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今年1月,从安踏手里夺回“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4月,又取代特步,成为2025年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的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多品类”方面,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李宁高层曾表示,要“该守的守,该攻的攻”。从目前来看,2025年上半年,李宁仍然在延续这一思路。

在跑步领域,经过一系列投入,零售流水增长了15%,在李宁零售流水中占比达到34%。上半年,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其中,“超轻”“赤兔”“飞电”三大核心系列跑鞋上半年总销量突破526万双,“赤兔8 PRO”成为天猫等平台的竞训跑鞋榜单冠军,上半年全渠道销量为230万双。

展望下半年,钱炜称,从七八月的市场情况看,比之前预期的挑战更大,因此李宁集团内部已经做好了面临更大挑战的准备。至于其能多大程度上经受住考验,要下一份财报才能见分晓。


(作者 | 林木,编辑 | 吴跃,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