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奢侈品市场趋势的总结:
"原价奢侈品消费降温,品牌纷纷抢占折扣市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消费者信心波动以及可选消费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奢侈品市场的整体消费势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具体表现为:
1. "原价销售增长放缓:" 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市场,其原价销售额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下滑。消费者对于购买高单价商品变得更加谨慎,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需求。
2. "折扣需求增加:" 随着消费心态的转变,消费者对于折扣和优惠的敏感度提升。许多人将折扣视为获取心仪奢侈品的更可行途径,折扣渠道(包括品牌自营折扣店、奥特莱斯、在线促销活动等)的吸引力增强。
3. "品牌积极布局折扣市场:"
"开设或扩大折扣店:" 许多奢侈品牌纷纷开设或扩大其折扣店网络(如 Gucci、Saint Laurent、Prada 等),提供过季款、瑕疵款或清仓商品,以更低的折扣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优化在线折扣渠道:" 品牌更加重视其官方网站、应用程序或会员专享的折扣项目,提供限时促销、捆绑销售、会员积分兑换等多种优惠形式。
"调整库存管理:" 品牌更注重库存周转,通过更灵活的定价策略和促销
相关内容: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经历深度调整的当下,头部品牌的差异化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汇丰银行最新报告显示,爱马仕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8%,业绩 “显著优于同行业其他覆盖品牌”。这一增长并非孤例,还有像COACH第四季度营收也同比增长了 13%。
纵观这些奢侈品品牌,之所以能够迎来增长,除了创意的回归以及战略的调整,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精准把握了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 在坚持品牌调性的同时,通过折扣渠道有效触达理性消费者,构建起 “高端定位 + 灵活渠道” 的增长新模式。
折扣渠道的战略价值在本轮复苏中愈发凸显。Burberry 财报显示,其 2025 财年全价门店销售额下降 12%,但奥特莱斯渠道销售额逆势增长 1%-5%,核心就在于三个字“性价比”。像在社交平台上就有网友分享,自己在奥莱淘到了3折的巴宝莉,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围观。
除了奥莱,线上特卖平台也正在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就拿特卖电商唯品会来说,通过 “限时狂秒”“超级大牌日”等限时特卖活动,成功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但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从第二季度数据来看,平台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贡献了52%的线上销售,粘性可见一斑。
例如之前平台“限时狂秒”中被打到2折以内的burberry,刚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足见消费者对于“折扣”的热衷。
其实说到底,奢侈品品牌对折扣渠道的重视,根本还是源于消费者理性程度的显著提升。Burberry 在财报中坦言,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 “物有所值”的商品,正从全价渠道转向性价比更高的折扣平台。
贝恩咨询《2024 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折扣店渠道销售额增长显著,已取代全价店成为消费者选购入门级奢侈品的首选渠道。这些数据揭示出一个新现实 —— 当代消费者既追求品质生活,又拒绝为品牌溢价过度买单。
但折扣渠道的崛起并非意味着奢侈品品牌的降维,而是行业价值体系的重构。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成熟的奢侈品市场。在这里,品牌创意与性价比不再对立,高端定位与大众触达能够共存。这或许正是奢侈品行业在调整周期中找到的新平衡,也是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