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这个“中国50款白酒经测评,以下4款为纯粮酿造,老酒客常备”的说法,听起来像是一个总结或标题,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来源、测评机构、测评方法以及那50款白酒的具体名称和排名。
关于白酒,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澄清:
1. "纯粮酿造 (Pure Grain Fermentation):" 这是白酒(尤其是固态发酵的白酒)的一个理想和主要的酿造方式,使用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糯米、豌豆等粮食为原料,通过复杂的发酵、蒸馏、储存等过程制成。这是大多数优质白酒的特点。
2. "测评 (Evaluation):" 白酒的测评可以由不同的机构或个人进行,标准也可能不同,包括香气、口感、风味、余味、酒精度、原料、工艺、品牌声誉等。
3. "老酒客常备 (Frequently Chosen by Experienced Drinkers):" 这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口味上得到广泛认可、品质稳定、具有代表性或特定风格、深受资深爱好者喜爱的白酒。
"为什么难以核实这个说法:"
"信息模糊:" 仅凭一句话无法判断其真实性。没有具体名单和测评依据,无法进行验证。
"“出乎意料”:" 白酒界普遍认知是,纯粮酿造是主流,虽然市场上确实存在一部分非纯粮酿造(如酒精勾兑)的产品,但要说测评出50款白酒中只有
相关内容:
中国男性中,大约有50%的人会饮酒,而女性饮酒的比例大概只有5%。从这两个数据不难看出,国内白酒消费的主要人群是男性,其中30到60岁的男性占比超过了60%。
但现在,酒类市场上酒精勾兑的酒太多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长期喝酒精酒,伤害是很大的。那么,该如何判断白酒好坏?我分享下面两个方法:闻香:轻晃酒杯后,将鼻尖凑近杯口,轻嗅香气。优质白酒香气纯正、层次丰富,有粮香、曲香、窖香等复合香,且香气持久;若有刺鼻、酸臭或其他异味,可能是酒精勾兑或储存变质,这样的酒品质较差。
品味:小抿一口白酒,让酒液在口中停留片刻,感受其味道。优质白酒入口绵柔,酒体醇厚,味道协调,无强烈刺激感;若入口辛辣、苦涩,或味道单薄、有杂味,说明酒质一般,可能工艺粗糙或原料不佳。
建议爱喝酒的男性朋友们: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有4款白酒可以放心喝,它们都是在中国50款白酒中测评出来的纯粮食酿造好酒,老酒客常备。乳玻汾汾酒虽不是一线白酒品牌,但在酒圈的地位,它可不输茅五剑。现在,汾酒的低端玻汾系列有红黄盖、出口款,还有乳玻汾。其中,黄盖玻汾最受酒友喜爱,还得了“夺命53”的称号。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乳玻汾。
乳玻汾只有43度,喝起来比黄盖玻汾更顺口。它和黄盖玻汾定位一样,品质也相当,都是主打口粮清香市场的高性价比纯粮酒,可以直接买,不用犹豫。太白酒说起凤香型白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名酒西凤酒。但除了凤香型白酒的忠实粉丝,很少有人知道太白酒。其实,它和西凤酒一样,都来自陕西,在陕西白酒圈里排第二。
太白酒也是凤香型白酒,用的是古法酿造工艺。喝起来,比清香型更烈,又比浓香型更适口,口感很独特。南池翠N6产自四川邛崃,那地方是有名的“中国白酒原酒基地”,风土、水源都特别适合酿酒。背后的酒厂1988年就建厂了,是老八大原酒厂之一,常年给不少知名白酒供基酒,实力很扎实。
最难得的是,酒厂手里有上千口老窖池,其中几十口还是跟五粮液同批的名优窖池,有40多年历史了,这种老窖池酿出的酒,窖香特别浓郁,不是新窖能比的。用的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优质谷物,配料表干干净净,没有香精、酒精这些添加剂,是正经的固态法白酒(执行标准GB/T10781.1)。
别人家用60天发酵就觉得够了,这酒硬生生发酵90天,基酒还得存够6年才勾调,开瓶就能闻见醇厚的粮香,入口绵甜顺滑,咽下去后嘴里还有回香,完全不像这个价位的酒。
上周我发小来家里聚餐,还愁着选酒,拿贵的盒装酒没必要,便宜的又怕不是纯粮的,喝着不舒服。想起家里囤的它,就开了两瓶试试,结果几个人都问我在哪买的,说有几分五粮浓香名酒的味道。
后来我在网上搜,看了下价格,一瓶才几十来块,比很多盒装酒划算多了,而且京东负责人统计了,复购率高达85%,赶集又囤了两箱。临江王T6产自江西樟树,与四特酒共享赣鄱流域的优质生态。以整粒大米为原料,辅以阁皂山九龙泉水,采用古法,经九九八十一天固态发酵,基酒窖藏6年后与15年老酒勾调。
酒厂前身为国营二轻酒厂,坚持纯粮酿造。酒体清亮透澈,兼具浓、酱、清三香,入口绵柔甘冽,粮香与窖香层次分明,下咽顺滑无刺激,余味悠长。本文的到此结束,感谢支持。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