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失效,潘多拉品牌遭遇中国市场滑落危机

这个说法似乎是将“魔法”作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潘多拉(Pandora)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遭遇。潘多拉是一家以串饰手链闻名的珠宝品牌,以其个性化定制和情感连接的营销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
然而,近年来,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确实面临了一些挑战,导致其“魔力”似乎有所减弱。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本土的珠宝品牌以及其他国际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一些本土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性价比也更高。 2. "消费趋势变化":年轻一代消费者(如Z世代)的购买力崛起,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对个性化、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增加,但也可能对潘多拉这种相对传统的品牌有所疏离。同时,国潮兴起,消费者更倾向于支持本土品牌。 3. "经济环境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意愿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非必需的奢侈品或高价饰品。 4. "营销策略与本土化":虽然有本地化策略,但潘多拉的品牌形象和营销方式是否完全契合当下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可能存在疑问。其高昂的价格也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5. "产品创新与迭代":如果产品更新速度不够快,或者未能跟上新的时尚潮流和消费者需求,品牌吸引力自然会下降。
因此,说潘多拉在中国市场“

相关内容: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顾喆翡 王景平 张鑫

知名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Pandora)8月15日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根据最新的财报信息,2025年第二季度,Pandora营收70.75亿丹麦克朗(约合79.4亿元人民币),增长8%(有机增长),低于去年同期的15%,可比销售增长(LFL)3%,同样低于去年同期,营业利润(EBIT)为12.87亿丹麦克朗,符合市场预期,但EBIT利润率降至18.2%(去年同期为19.8%)。

图片源自潘多拉财报

中国及欧洲市场疲软,美国市场强劲

区域表现方面,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中国市场,锐减15%,收入份额仅占1%,而欧洲市场整体疲软,英国下跌9%、意大利下跌8%、法国下跌7%,德国下跌6%,均有所下滑。

但是澳洲市场和美国市场得益于母亲节期间的成功营销活动,都有所上涨,特别是美国市场,占据了34%的份额。

图片源自潘多拉财报

潘多拉原本在2024—2026年全球门店扩张计划中的目标为净新增400-500家门店,以提升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如今,公司对2025年的开店策略进行了调整:概念店净新增目标从原先的50-75家下调至25-50家。面对中国市场,品牌计划进一步精简在国内的门店——预计将关闭100家门店,远超最初“至少50家”的关店计划。

图片源自潘多拉财报

截至美国东部夏令时8月18日11:20,潘多拉股价徘徊在840多丹麦克朗,距离今年的最高点已经跌去了35%以上。

图据潘多拉股价

根据潘多拉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境内有188家门店,潮新闻记者向杭州多家商场核实获悉,目前各商场均表示暂未接到潘多拉品牌店铺调整的通知,消费者仍可在商场正常购买到潘多拉品牌的珠宝产品。

图据潘多拉官方小程序

轻奢珠宝遇冷,“不保值”成为其硬伤

在中国消费市场日趋理性的背景下,曾经风靡一时的轻奢珠宝正在经历价值重估。以潘多拉为代表的“轻奢饰品”概念,正在被追求实用主义的中国消费者重新审视。这类以925银为主材、主打情感营销的非保值饰品,在当下消费环境中逐渐显露出其尴尬处境——既不具备奢侈品的收藏价值,又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真材实料”的期待。

花几千块钱购买易氧化的银饰品,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值得长期持有。特别是原料银价的上涨使得潘多拉在2024年10月率先提价5%,2025年4月再次上调4%,并于同年8月进行第三轮低价位商品的价格调整。

图片源自潘多拉财报

但在二级市场上,一颗珠子的标价仅为30元左右,手链也多为100-300元。这一类并不保值的轻奢饰品,早已成了时代的眼泪。潘多拉的魔盒已经失灵,情感故事对Z世代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营销手段,花几千块钱买925银,不如按克购买国货黄金。对于更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来说,也宁愿为老铺这一类传承黄金支付溢价。

潘多拉在二手市场价格不高

在务实的新消费时代,年轻人宁愿在1688、拼多多上寻找平价替代品,也越来越难被“轻奢”这个模糊地带打动。当“中间路线”失去魅力时,失去市场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