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知名品牌宣布撤出市场,行业格局再起波澜

这确实是常见的商业现象,很多知名品牌在不同时期、不同市场都会遇到退出或收缩的情况。这背后通常有多重原因:
1. "市场竞争加剧":新兴品牌或竞争对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导致市场份额被侵蚀。 2. "战略调整":母公司可能进行业务重组,将资源集中在其核心品牌或更有增长潜力的领域。 3. "经营困难":品牌可能面临盈利能力下降、成本过高、现金流紧张等问题,难以持续经营。 4. "消费者偏好变化":市场趋势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发生了转变,原有品牌未能及时适应。 5. "退出策略":有时品牌退出是为了让渡资产,进行IPO或出售给其他公司,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6. "法规或政策变化":某些行业可能因为法规收紧或政策调整而难以继续运营。
对于消费者来说,知名品牌的退出可能会带来不便或失落感,但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者或产品。
对于行业来说,这反映了市场的动态变化和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
如果你知道具体是哪个品牌或哪个市场,可以提供更多信息,或许能进行更具体的分析。

相关内容:

最近

不少快时尚品牌

因经营问题撤出了中国市场

3月9日

#Gap考虑出售中国业务#的话题

登上热搜

再度引发网友讨论

据报道,美国快时尚集团Gap正在考虑包括出售中国业务在内的潜在选项,以调整在中国的运营情况。


相较于同定位的品牌

Gap在中国入局太晚

且发展速度和门店策略

过于缓慢和保守

始终难以在不断缩窄的

快时尚赛道突围

自2010年初进入中国,Gap已经在中国发展了近11年,目前约有200家门店
而2005年后进入中国的瑞典快时尚集团H&M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均在500-600家
早在2002年就进入中国的日本快时尚品牌优衣库,更是将中国视为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拥有门店数量近800家


从2020财年全年来看,Gap集团收入大幅下跌15.7%至138亿美元,净亏损6.65亿美元。对此,该集团首席执行官Sonia Syngal表示,公司面临着“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Gap集团正不断摸索改革路线:

去年10月,该集团提出三年改革方案,计划向电商和非商场线下门店结合的商业模式转型。

该集团将于今年7月全面退出英国线下零售市场。

此外,集团计划将在全球关闭大约100家Gap和Banana Republic品牌门店。

实际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Gap品牌的发展危机已现。自2016年开始,该品牌便已走向下坡路,业绩下滑成为常态。记者走访多家Gap品牌门店发现:

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时更乐意选择较为基础的款式。
一名消费者表示,Gap品牌的产品设计感不足,难以满足自身对时尚概念的需求。
而另一名消费者调侃到,Gap品牌的快时尚标签仅剩“快”了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也向记者抱怨该品牌产品质量差、舒适度不佳等问题。

界面新闻、中国商报、楚天都市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HIS时尚网,引领前沿时尚生活。传递最新时尚资讯,解读潮流美妆趋势,剖析奢品选购指南,引领前沿生活方式。

热门文章